健全完善能源碳达峰标准化建设-足球即时指数

发布时间:2022-11-02 11:26:51   来源:足球即时指数-足球推荐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能源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提升行动计划》(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可有力支撑和引领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能源标准体系,能源标准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标准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能源标准与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良好互动,有效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节能降碳、技术创新、产业链碳减排。

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的关键举措,标准是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技术支撑和基础性制度。行动计划的制定旨在进一步提升能源标准化水平,有力支撑能源碳达峰、碳中和。

为此,行动计划提出了六大重点任务:大力推进非化石能源标准化;加强新型电力系统标准体系建设;加快完善新型储能技术标准;加快完善氢能技术标准;进一步提升能效相关标准;健全完善能源产业链碳减排标准。

当前,标准化已成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支撑。以绿电采购为例,购买绿电是企业降低电力消费间接碳排放的重要途径,但由于国内缺乏绿色电力评价的相关理论支撑及标准,绿电交易长期受到制约。今年9月份,全国首个“绿色电力评价”地方标准正式实施,按照该标准认定的绿色电力消费成为企业碳减排的有力凭证,使得应用侧的碳核算更加明晰准确。

标准编制团队成员、远景科技集团高级战略总监张元表示,该标准的制定是我国电力市场一项重大的机制创新,为绿色电力认证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基础,为发电企业、制造企业带来了发展新机遇。该标准的推出,有望更好地促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为绿色制造、绿色产品“走出去”服务。

标准化提升还有力支撑了新能源电站建设。浙江海宁泛半导体产业园屋顶,新建的光伏电站即将于11月底接受电网标准化统一调度。

“这是去年3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出台《关于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的指导意见》后,海宁并网的第680个光伏项目。”国网海宁市供电公司市场营销部副主任仲皆文介绍,结合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路径,公司完善了光伏及储能接入、电力负荷响应等一系列标准体系,研究并发布《光伏接入规范》《储能接入规范》等相关文件,实行项目标准化管理与接入。系列标准体系的不断落地,有力支撑了能源结构规范化绿色转型。据规划,海宁力争到2025年全市建成1万户居民住房屋顶光伏项目。

新型储能是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基础设施。“当前对新型储能规划设计和调度运行机理的研究不够深入,发输配用等环节对新型储能的协同融合考虑不足,导致相关标准不够明确和完善。在缺乏规范引导和技术要求的情况下,难免出现低效重复建设的情况,利用效果也会出现打折扣的情况。”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副总工程师戴剑锋说。

对此,行动计划明确,完善新型储能标准管理体系,结合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求,根据新能源发电并网配置和源网荷储一体化需要,抓紧建立涵盖新型储能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全流程以及安全环保、技术管理等专业技术内容的标准体系。

随着全球性能源短缺出现,核电的角色正在重新定位。行动计划提出,进一步完善核电标准体系。今年9月份,由中建电力建设有限公司承建的中广核广东太平岭核电项目华龙一号2号机组核岛穹顶吊装顺利完成,标志着国家首座生态核电太平岭核电2号核岛正式由土建施工阶段转向设备安装阶段。

近年来,随着我国核电技术日趋安全、清洁、高效,生态核电的概念和指标体系应运而生。电力行业核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束国刚认为,由“核电站”到“生态核电站”,绝不仅仅是两字之差。在环境保护要求日益提高、社会公众广泛参与项目落地决策的今天,生态核电是破解时下核电事业发展困局的重要举措。

标准化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专家表示,下一步要加快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碳减排相关共性基础标准制修订,抓紧完善能源碳达峰急需标准,进一步提升节能降碳标准要求和标准质量,有效满足能源转型标准需求。

来源:经济日报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足球即时指数官网足球即时指数的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足球即时指数的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足球即时指数的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新闻
财经
生态
科技
  • 栗战书在黄河保护法实施座谈会上强调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 推动黄河保护法贯彻实施
  • 栗战书主持召开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百三十三次委员长会议 决定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九次会议2月23日至24日在京举行
  • 粮稳天下安:中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 习近平会见沙特国王萨勒曼
  • 李克强会见世界银行行长马尔帕斯
  • 栗战书同尼加拉瓜国民议会议长波拉斯举行会谈
  • 李克强抵达金边出席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并对柬埔寨进行正式访问
  • 习近平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致辞
  • 北交所上市公司去年合计营收增逾两成
  • 住房租赁市场融资渠道全面拓宽
  • 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未作调整
  • 能链智电ceo王阳:绿色金融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加速器
  • 2022年中国银联足球即时指数的合作伙伴峰会召开——联接创造价值,共助商户经营
  • 积极触网,推动产品“破圈” 老品牌“在线”越活越年轻
  • 银保监会拟完善人身保险行业个人营销体制
  • 前三季度北交所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3.25%
  • 绿色电能助力乡村生态游
  • 深圳2172个工业园区完成转供电改造 年减少企业用电成本超30亿元
  • 能链智电以充电碳减排助力进博会打造零碳会议
  • 零碳智慧园区怎么建?能源思享汇给出港华答案
  • 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电力新篇章
  • 倡导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 施耐德电气助力2022北马开跑
  • 聚焦服贸会“双碳”技术 看科技如何助力绿色转型
  • 生态环境部公布第六批生态环境执法典型案例(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领域)
  • 央企全力做好基础产品保供稳价
  • 第二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在成都举行
  • 华龙一号批量化首堆漳州核电1号机组外穹顶吊装成功
  • 更多支持政策将出 2023年光伏新增装机或超95gw
  • 隆基创硅太阳能电池效率新纪录
  • 智能巡检、智慧施工、智控工厂……记者实地探访“5g 工业互联网”应用成效
  • 数据中心刷新“绿色标准”
  • 我国油气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旋转地质导向获突破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