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畔的“护鸟人”:十年守护只为候鸟“最后的家园”-足球即时指数

发布时间:2021-01-08 21:21:29   来源: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为候鸟守住最后的家园,让我非常有成就感。”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吴城保护管理站(以下简称“鄱阳湖保护区吴城站”)站长舒国雷已在鄱阳湖畔工作近十年,也是这片水域候鸟的“守护者”。

  地处江西省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的鄱阳湖是中国最大淡水湖,也是国际重要湿地、亚洲最大的越冬候鸟栖息地。占全球种群70%的白枕鹤、80%的东方白鹳以及98%的白鹤在此越冬。

  在越冬的过程中,总有一些候鸟会遭遇“意外”,当候鸟遭遇意外时,舒国雷便承担起了救助的责任。

  “这只叫‘卡卡’,这只叫‘冻冻’,它们都是受伤之后被送到这边来救助的。”据舒国雷介绍,目前在鄱阳湖保护区吴城站内的救护水塘内,有两只受伤的东方白鹳。“卡卡”在觅食中被鱼卡住了喉咙,而“冻冻”则是在冰雪天气里一只脚被冻住了,均因为无法自行生存而被送来救助。

  “‘卡卡’被发现的时候已经非常虚弱了,如果我们不进行救助,它肯定是存活不了的。”谈及“卡卡”被发现时的情况,舒国雷仍心有余悸。目前,“卡卡”的恢复情况良好,再过一段时间就可以放飞了。

  舒国雷表示,每年都有六七十只候鸟在这里“养伤”,一旦达到“可以自主进食”以及“可以自主飞行”这两个条件后,便代表候鸟已经痊愈,舒国雷将立即安排候鸟“出院”,进行放飞。

  “我的工作就是开展日常巡护以及打击查处非法捕猎。”舒国雷向中新网记者表示,站内会定期对候鸟进行监测。同时,收缴捕猎工具,拆除天网,从源头上控制猎杀候鸟的行为。此外,还建立了湿地补偿机制,发动周边村民一起开展候鸟保护工作。

  舒国雷三言两语便讲完了自己十年来的日常工作,但这其中的艰辛却鲜为人知。

  “有时候半个月都不能回家一趟,孩子要从墙上看照片才能认出爸爸是哪一个。”舒国雷坦言,自己的孩子现在还小,正是需要陪伴与教育的时候,但忙起来的时候,会照顾不到自己的家人。

  在舒国雷的带领下,周围的村民也都把候鸟当成朋友。据舒国雷回忆,曾有一户村民承包了1000亩水塘养殖龙虾,最开始有6、7只天鹅在水塘内栖息,天鹅以养龙虾的水草为食,会对农户造成一定损失。但这位村民非但没有驱赶候鸟,反而专门规划出50亩地供天鹅栖息。渐渐地,有六七百只天鹅在他的水塘内栖息,到最后,这位村民也没有驱赶候鸟。

  “保护候鸟这件事就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现在把候鸟的家园守护好了,也利于子孙后代。”当舒国雷谈起自己这几年的工作,便感到十分自豪。他直言,就算是每天巡护候鸟这样的工作也让自己非常具有成就感。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足球推荐及时删除。联系电话:010-53325332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足球即时指数官网足球即时指数的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足球即时指数的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足球即时指数的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新闻
财经
生态
科技
  • 栗战书在黄河保护法实施座谈会上强调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 推动黄河保护法贯彻实施
  • 栗战书主持召开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百三十三次委员长会议 决定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九次会议2月23日至24日在京举行
  • 粮稳天下安:中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 习近平会见沙特国王萨勒曼
  • 李克强会见世界银行行长马尔帕斯
  • 栗战书同尼加拉瓜国民议会议长波拉斯举行会谈
  • 李克强抵达金边出席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并对柬埔寨进行正式访问
  • 习近平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致辞
  • 北交所上市公司去年合计营收增逾两成
  • 住房租赁市场融资渠道全面拓宽
  • 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未作调整
  • 能链智电ceo王阳:绿色金融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加速器
  • 2022年中国银联足球即时指数的合作伙伴峰会召开——联接创造价值,共助商户经营
  • 积极触网,推动产品“破圈” 老品牌“在线”越活越年轻
  • 银保监会拟完善人身保险行业个人营销体制
  • 前三季度北交所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3.25%
  • 绿色电能助力乡村生态游
  • 深圳2172个工业园区完成转供电改造 年减少企业用电成本超30亿元
  • 能链智电以充电碳减排助力进博会打造零碳会议
  • 零碳智慧园区怎么建?能源思享汇给出港华答案
  • 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电力新篇章
  • 倡导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 施耐德电气助力2022北马开跑
  • 聚焦服贸会“双碳”技术 看科技如何助力绿色转型
  • 生态环境部公布第六批生态环境执法典型案例(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领域)
  • 央企全力做好基础产品保供稳价
  • 第二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在成都举行
  • 华龙一号批量化首堆漳州核电1号机组外穹顶吊装成功
  • 更多支持政策将出 2023年光伏新增装机或超95gw
  • 隆基创硅太阳能电池效率新纪录
  • 智能巡检、智慧施工、智控工厂……记者实地探访“5g 工业互联网”应用成效
  • 数据中心刷新“绿色标准”
  • 我国油气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旋转地质导向获突破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