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妈”:在“变”与“不变”中独守匠心-足球即时指数

发布时间:2022-11-02 10:57:12   来源:足球即时指数-足球推荐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数万只整齐“列队”的玻璃瓶,沿着近2千米长的智能生产线蜿蜒前行,经洗瓶、灌装、旋盖、贴标、喷码、装箱等10多道工序,不到半个小时,原本透明的玻璃瓶就被包装成市面上常见的辣椒酱。

这是记者近日在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老干妈”)贵定分公司包装车间看到的场景。装箱的辣椒酱随后被运输带传送至码垛车间,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辣椒酱经智能传感器识别、分类后,由5个黄色机器人进行码垛。

2020年智能生产线投运后,包装、码垛、入库全由机器完成,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生产线上的见闻多少让记者有些吃惊。说起“老干妈”,这家1996年从贵州起家的传统食品企业,总感觉“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的是,从大超市到小卖部、从大食堂到小厨房,甚至在海外很多有华人的地区,都能见到这瓶红色盖子、标签上印有创始人陶华碧图像的辣椒酱,多年来品质不变,味道不变。

陌生的是,“老干妈”在整个行业实力超群,却内敛低调,不显山不露水,关于“老干妈”生产、管理、经营的消息多只是停留在坊间传言。

拥有员工5000多人、推出产品18种25个规格、日产量超过300万瓶;每年采购辣椒4万多吨,菜油15多万吨,累计带动20万户农户增收;合作配套的瓶盖、玻璃、标签、纸箱等厂家有15家,相关原辅材料供应商110家,国内外销售代理商135个,物流运输企业8家。

26年时间,一个成立时只有4个人、几口大灶的小作坊如何成长为年销售额数十亿元、年纳税4亿元以上、产品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企业?

“只做一瓶辣椒酱,只为追求更高品质。”公司总经理李妙行坦言,成功并无捷径,唯以匠心葆初心。

26年来,“老干妈”始终“把所有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并用所有的精力去呵护这个“篮子”里的“鸡蛋”。面对种种诱惑与“多元化”“挣快钱”的建议,“老干妈”一心只做“辣椒酱”,从未涉足其他行业,“有多少钱办多少事”、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

“选香菇用卡尺量,选黄豆时用筛子筛”“选辣椒时更要仔细,不同品种、不同产地的,哪怕是同一品种、同一产地但在不同年份产的辣椒,辣度、口感都会有细微差别”“大蒜要用红皮的,太大太小都不行”“红花椒比青花椒更适合,味道更持久”……

在炒制车间,老师傅们你一言我一语说着“老干妈”近乎苛刻的选材标准。为了保证质量,从辣椒种植到产品出厂,每一瓶“老干妈”至少要经过选种、收购、筛选等10道检测,“每一颗辣椒都能追溯到原产地”。

“在‘变’与‘不变’中坚守匠心。”总经理李妙行说,20多年来,“老干妈”始终坚持“真材实料、真诚待人、真心做事”,“哪怕品质只能提升一点点,我们也会不计成本”。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老干妈”生产运营带来不小冲击。即便如此,“老干妈”也没有放弃提升品质的投入,不仅每年坚持投入1000万元用于市场调研和新品研发,还斥资4000万元换瓶盖,在国内辣椒酱行业首次使用tpe材质盖垫。

 “tpe是不含增塑剂的热塑性弹性体材料,新瓶盖更安全、环保、健康,但每瓶辣椒酱的成本要增加0.06元,按日产300万瓶计算,一天要增加成本18万元。”“老干妈”质量工程师司华光介绍。

 李妙行坦言,新瓶盖确能提升产品安全性,不换瓶盖也不是不行,还能一定程度减轻公司当前经营压力,“但提升产品安全性,维护消费者健康,没有商量余地,且晚做不如早做”。

 2021年,受疫情影响,“老干妈”收入有所下滑。面对外界“‘老干妈’真的老了吗?”“‘老干妈’不香了吗?”的质疑,李妙行和受访的高管、老员工均对“老干妈”的未来信心满满。

“收入短暂下滑完全在意料之中。我们顺势而为,优化产品结构,推进技术升级,加大海外市场培育力度,坚守和提升品质,可以说,这段时期是我们迈向新发展阶段的一次蓄力、一个起点。”李妙行说。

“老干妈”的努力正在成为现实:今年1-9月,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0%,多款新产品即将上市,另一家分公司的扩能升级也已启动,海外市场也从2019年的不到90个国家和地区拓展至130个。

来源:经济参考报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足球即时指数官网足球即时指数的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足球即时指数的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足球即时指数的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新闻
财经
生态
科技
  • 栗战书在黄河保护法实施座谈会上强调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 推动黄河保护法贯彻实施
  • 栗战书主持召开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百三十三次委员长会议 决定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九次会议2月23日至24日在京举行
  • 粮稳天下安:中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 习近平会见沙特国王萨勒曼
  • 李克强会见世界银行行长马尔帕斯
  • 栗战书同尼加拉瓜国民议会议长波拉斯举行会谈
  • 李克强抵达金边出席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并对柬埔寨进行正式访问
  • 习近平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致辞
  • 北交所上市公司去年合计营收增逾两成
  • 住房租赁市场融资渠道全面拓宽
  • 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未作调整
  • 能链智电ceo王阳:绿色金融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加速器
  • 2022年中国银联足球即时指数的合作伙伴峰会召开——联接创造价值,共助商户经营
  • 积极触网,推动产品“破圈” 老品牌“在线”越活越年轻
  • 银保监会拟完善人身保险行业个人营销体制
  • 前三季度北交所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3.25%
  • 绿色电能助力乡村生态游
  • 深圳2172个工业园区完成转供电改造 年减少企业用电成本超30亿元
  • 能链智电以充电碳减排助力进博会打造零碳会议
  • 零碳智慧园区怎么建?能源思享汇给出港华答案
  • 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电力新篇章
  • 倡导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 施耐德电气助力2022北马开跑
  • 聚焦服贸会“双碳”技术 看科技如何助力绿色转型
  • 生态环境部公布第六批生态环境执法典型案例(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领域)
  • 央企全力做好基础产品保供稳价
  • 第二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在成都举行
  • 华龙一号批量化首堆漳州核电1号机组外穹顶吊装成功
  • 更多支持政策将出 2023年光伏新增装机或超95gw
  • 隆基创硅太阳能电池效率新纪录
  • 智能巡检、智慧施工、智控工厂……记者实地探访“5g 工业互联网”应用成效
  • 数据中心刷新“绿色标准”
  • 我国油气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旋转地质导向获突破

人气排行

最新发布

  • 2022-07-01
  • 2022-06-14

猜你喜欢

精彩图片

网站地图